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围绕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等部署六方面重点任务。《纲要》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管育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纲要》是继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结束后,为统筹推进新发展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而制定的第二个长期规划,在强调知识产权制度服务于国内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重要性。

《纲要》围绕六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其中,在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纲要》提出,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制定修改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制度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立法。

在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面,《纲要》提出,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公证、鉴定和维权援助体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机制和平台建设,依法依规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实施惩戒。

围绕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纲要》提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此外,《纲要》还提出,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纲要》指出,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回应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对知识产权制度变革提出的挑战,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