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2025年至2030年《知识产权战略愿景》
2018年07月17日 | 来源: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
近日,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公布了2025年至2030年的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愿景》(以下简称《愿景》),提出了“未来=梦想×技术×设计”的公式,把“价值设计社会”作为发展目标。
《愿景》分析了与未来相关的环境变化和趋势,提出日本已从供方经济转型为需方经济;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显著;信息发送和内容创造主体得到扩展;共享经济、“无形商品消费”和“共鸣”显现;少子化与老龄化、百岁寿命时代到来。
《愿景》提出了对未来日本社会的预测,主要包括人工智能(AI)与数字化的进步可以提升“真实”的价值;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多样性与选择范围扩大;可灵活地从属于企业等组织;幸福多元化、以共享及贡献为主的新型价值观。未来的“价值”将包括个体多样性、创新、真实及社会多样性。产生“价值”的机制包括:个性多样化的产生机制;改善不同个体的活跃环境;知识的平台化;包含多元价值观的社会体系。
《愿景》展望了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愿景及今后的研讨方向,将强调提出的“价值设计社会”,包括经济价值在内的多元价值,多样化的个性在充分发挥多方面能力的同时,很好地利用“日本特色”,创造并传播各种新价值获得世界的共鸣。为了实现“价值设计社会“,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通过价值创造过程的可视化,进行组织经营;与有形资源相比,无形资源的权重相对增加,知识资产的共享与协作机制将会扩大,企业应在经营管理层的领导下,推进价值创造机制的可视化,将知识资产的作用明确化。
在金融机构的融资和投资的业绩评估及综合报告等企业现有信息的可视化方面,企业需要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人才,让包括知识资产在内的价值创造机制的可视化结果得到有效利用。
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相关技术、数据、人才和组织信息(资源)及亟待解决的课题(需求),创建知识资产平台,信息提供者和利用者需要注册才能登陆平台。该平台会将访问信息反馈给信息提供者,同时会有类似于项目经理的人作为信息匹配的中介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兴趣相投的用户匹配和联盟,促进新的商业创意的产生。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即信息内容(即电影、音乐、书籍等商品化的无形资产)的“制作”、“融合”、“利用”整体得到适当循环,让参与者能够持续获得相应收益,构建权利管理且便于利用的利益分配系统。
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知识资产的权利管理,构建利益分配系统;采取吸收外国人才的产学官综合性措施,比如,在需要外国人才、但与之接触的机会较少,或者缺乏外国人才利用经验的中小企业和地方企业,与想在日本就职但未找到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机会而回国的留学生之间,创建匹配平台;加强日语在其他国家的普及。